《公共電視》台灣NGO組織邊境行動扎根興學

楊智強 / 蘇威銘 泰緬邊境採訪報導

政變過後,緬甸內戰不斷,這3年跨境的除了移工,更多是內戰的難民與流亡者。台灣非政府組織「邊境行動」,長期跟當地組織合作,讓生活困難的孩童不至於失學。

在泰緬邊境的跨河大橋附近,幾位台灣人四處張望。來自海島國家,對於陸地上的跨境,充滿好奇。邊境行動的創辦人賴樹盛指著對岸的緬甸,為公益旅行的參與者講解泰緬邊境的歷史與現況。

20 年前賴樹盛來到泰緬邊界擔任志工,就此跟這裡結下不解之緣,並且在2015年創立了邊境行動。賴樹盛表示,「所以當然泰緬邊境,最主要還是因為緬甸的關係,所以有很多緬甸的難民、移工來到邊境上,孩子沒有讀書的機會,所以我們就攜手當地的社區,一起去辦學校、一起為這些流離的孩子來辦教育。」

「最重要還是匯聚台灣的善心、善意。那我們在這邊資金,現在我們每年都資助了16間這些邊境學校,大概1700孩子,大概7、80位的老師,或當地的服務工作者。」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《換日線 Crossing》「夢想,因為政變全都毀了」──我在泰緬邊境 45 天,遇上來自緬甸的流亡者們

Photo credit: 楊承運

文:張晏然(邊境行動協會實習夥伴)

「難民,像是只會出現在新聞、電影、書籍裡的名詞,即使真切地意識到這群人的存在,我與他們始終保持著遙遠的距離。這趟泰緬邊境 45 天蹲點研習,我第一次親身遇見緬甸流離者,傾聽他們訴說惶恐的流離歷程。

緬甸青年歷劫逃亡,堅持為孩童提供教育

戴著眼鏡、漾滿微笑的藝術老師馬哈,今年 25 歲,來自緬甸,原本在仰光的國立藝術與文化大學就讀,去年因為上街抗議,成為政府的黑名單,被迫流離他鄉。

​逃亡的路途艱難險阻,他一路上搭過巴士、摩托車,甚至徒步穿越叢林,再偷偷乘船渡河,以性命當作籌碼,隻身流亡到了泰國。他無奈地說,一起上街抗議的許多朋友都已經被逮捕了。如今,緬甸家鄉成為遙不可及的彼岸⋯⋯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【記者陳佳妤、張宇葶/台北市報導】

「我們請孩子畫出自己的夢想,有些人想踢足球、有些人想當醫生,但在大部分的畫作裡孩子們都想成為一名老師。」

用雙眼紀錄世界 邊境漂流的起點

「很多人問我為何來到泰緬邊境,但我沒有答案,因為是泰緬邊境選擇了我。」從事人道救援工作20 年的賴樹盛,原先在英國就讀國際發展研究所,在經過不斷思索如何幫助當地改善生活後,踏上了這門自我設定的必修實習課,希望能透過自身雙眼深入當地,為泰緬邊境盡一份心力。

教育的萌芽 自發性的力量

教育的落實與延續,除了家長支持外,教師的深耕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。在泰緬邊境有許多青年自發成為教師,他們並非受過專業的教育訓練,薪水也並不豐厚,但這群「赤腳老師」卻一心想將所學傳遞出去,讓邊境的孩童能免於失學的困境。

「首先我們必須理解,理解彼此、理解需要,然後才能試著去做點什麼。」

期待台灣民眾能一同參與公益旅行,透過實地至泰緬邊境走一遭,親身貼近當地的生活,才能讓心與心獲得連結。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​「社區學校」給予一個保護的環境,
「教師」帶給他們一份信賴的依靠;
你的行動,將能讓流離孩子免於飢餓與失學,
讓他們有能力撐起更好的未來!

《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》前進泰緬邊境現場:緬甸看似是幾乎毫無希望的國度,但流離者仍持續以行動改變家鄉

美樂崎學校教室外,正在安靜等待上課的學童們。Photo credit: 楊承運

文:賴樹盛(邊境行動協會秘書長)

「我原本只是幫著父母,如往常一樣在田裡採收辣椒,卻突然聽到直升機掃射槍聲,無論是小孩或大人們,都趕緊躲進附近叢林裡,連續好多天我們都害怕的不敢出門….。」13 歲的緬甸女孩圖拉(化名)訴說起緬甸內戰衝突帶來的恐懼。

走進當地人們的日常

今年 8 月疫情較緩和後,我們團隊特地前往泰國,從邊城美索鎮出發,歷經 450 公里的長途舟車移動,以及 10 幾個小時的翻山越嶺步行,終於將教學用品及糧食等援助物資,順利送抵位於克倫邦山區數百人居住的美樂崎村。

雖然該村仍未受到戰火侵擾,但村長談起了對外連結的主要道路,早已遭到軍隊的控制及破壞,嚴重影響了村民早已困頓的生計。

我知道自己是幸運的,因為留在家鄉裡的玩伴們,她們現在仍無法上學,每天依然擔心著受到武裝攻擊….

與家人離散的10歲緬甸女孩塔拉(化名),目前住在社區學校宿舍裡,當談起家人時,她的眼眶忍不住泛起淚水,仍堅毅地說著。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《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》緬甸政變後的女性現況:從高掛筒裙對抗軍隊,到衝突下流離失所的婦女

2021 年 2 月緬甸政變後,反政變的街頭抗議四起,路上隨處可見高掛的女性的傳統服飾筒裙—籠基(longyi)在空中飄揚,看似只是色彩繽紛的旗幟,卻在抗議中扮演了要角。

文:彭真聖(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四年級,Glocal Action 實習夥伴)

聯合國婦女署在 2021 年的報告書中指出,緬甸因社會動盪而失去固定居所的流離者中,70% 屬於婦女與小孩。抗爭、逃難的過程中,軍隊進入平民村落,迫使平民站在戰事前線,將其作為人肉盾牌、侵犯無辜的平民婦女。

戰火流離中的堅毅婦女

長期武裝衝突中,多數男性或留守境內家園,或遭拘禁,抑或是受戰火波及而離世,長輩及孩子由婦女帶離衝突區,因此流離者多為老幼婦孺。若丈夫在世,能見妻子持續往返兩地,搬運物資回家支援;萬一丈夫不幸離世,婦女則一肩擔起對子女及雙方父母的照顧。

緬甸的傳統觀念中,從籠基底下穿越,是對男子氣概的褻瀆,因此,高掛的籠基不僅成功阻擋部分軍隊的鎮壓路線,更讓世界看到生活在緬甸的女性所遭受的壓抑,以及她們所展現出來的女力。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《獨立評論@天下》戰火下緬甸孩子的日常

當全世界目光聚焦在烏克蘭及俄羅斯的戰爭同時,有多少人還記得東南亞的緬甸,此時此刻,也正遭受戰火摧殘呢?

2021 年 2 月,緬甸發生軍方奪權政變,自此境內的武裝衝突不斷。聯合國機構指出,緬甸約有 80 萬人成為國內流離失所者,10 分之 1 孩童失學,每 3 位孩童就有 1 位營養不良。在政變與疫情的雙重打擊下,過去 10 年的經濟發展大幅倒退,緬幣貶值、物價上漲,全國近半數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。

軍方空襲轟炸,平民活在恐懼中不敢回家

社區學校計畫援助人員的訪視報告中,一名 12 歲的克倫族男孩海克爾充滿恐懼,訴說緬甸軍機空襲村子的回憶:

「我從來沒有看過飛機。一天下午,祖父告訴我有幾架飛機非常接近家屋,接著,我聽到巨大的爆炸聲,我們都嚇壞了,趕緊跑到附近叢林裡,尋找山洞避難,就算洞穴裡有大蛇,為了活著,也只能忍耐躲著。」

我不知道為什麼軍隊要攻擊我們,只是因為我們住在這裡嗎?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《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》政變及疫情雙重打擊,緬甸少數民族孩童失學已成為日常

克難搭建的木板學校,是緬甸戰亂下孩子的希望城堡。

此次合作的《社區學校計畫 Community School Program》(以下簡稱 CSP),為緬甸少數民族克倫族人艾達波女士發起,在戰亂衝突區支援數十間村落學校,幫助戰火下的孩子,擁有安心學習的地方。

根據來自緬甸邊境區域衝突地帶的青年艾達各表示,自己的村莊有一半被緬甸軍隊佔領,村民被迫離開,隨處可以聽到子彈伴隨著槍聲穿過學校附近,許多身邊同學都被嚇哭。

CSP 辦學經費全數仰賴世界各地的善心支持,資金全數用於教師津貼、難民孩童營養補給、教材文具等緊急援助項目,這一年來隨著緬甸境內不穩定的政經局勢,緬軍攻擊少數民族村落的頻率愈發升高,難民孩童數量亦急遽攀升。

此次與 CSP 的支持與合作,僅僅是完成孩子的「上學夢」,後續其實有更多在地服務工作與社區發展項目有待延續,而如今經費在面臨極大缺口下,數間學校可能被迫中斷營運,孩子也將會失去唯一可以學習、成長的機會,因此希望更多民眾一起關注。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​「社區學校」給予一個保護的環境,
「教師」帶給他們一份信賴的依靠;
你的行動,將能讓流離孩子免於飢餓與失學,
讓他們有能力撐起更好的未來!

人間福報採訪報導!【賴樹盛 邊境漂流為緬童築夢】

C20211001204146014.jpg

感謝程憲記者採訪報導!

長達1800公里的泰緬邊界上,因為逃難而遠離家鄉的緬甸人,只能從事骯髒、危險與最艱難的工作,他們在泰國生下一個個「無國籍兒童」,這些沒有身分、缺乏照顧和資源的孩子,注定一生顛沛的命運。

我們知道:唯有教育能改變這些移工家庭的命運。

或許我們的努力,並不能改善全部的狀況,但我們絲毫沒有放棄的想法。

為了讓孩子從學習中看到未來,協會首度嘗試拍攝募款影片,藉由「真實生活」的景象,讓那一群「透明孩子」被看見。

生活很現實,但「孩子的未來就是現在」;而我們現在的努力,就是為了他們的未來。

一起透過筆者的視角,看見Glocal Action 的努力與動人的邊境故事吧!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Glocal Action 支持當地社區辦學,資助教師薪水、交通接送、學習用品、硬體改善、藝術教育、師資培訓等,讓這些孩子在異鄉也能擁有穩定的教育機會,拓展人生的無限可能。

即日起,加入每月定期捐款 500 元一年以上,或是單筆捐款 5,000 元以上的長期捐款人,我們將致贈來自泰緬邊境的【CHIMMUWA 天然棉染手織收納包】喔!

 
 

理財周刊採訪報導!向改變泰緬邊境難民的天使們致敬

202109021348_119729.jpg

感謝李三財執行長的採訪報導!筆者曾前往當時尚未開發的泰北美斯樂等村落學校參訪,對於他們經歷的歷史所形成的流離失所與求學環境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邊境許多是少數民族的難民,在泰國沒有身分,在邊境之地,能有什麼工作機會呢?

「選擇勝過命運」,但許多在邊境偏鄉的難民兒童,可能一出生就沒有選擇的機會。在深山角落,應付環境生存已不易,知識傳承不易,沒有通往外部路徑,也看不到足夠的光,就找不到希望,更沒有選擇的機會。

行動,其實並不困難!每月少喝一杯咖啡的金額,就可能增加一個孩童的就學機會。

賴樹盛表示,孩子的現在就是未來,持續的經費支持才能讓他們免於失學,尤其是如果學校倒閉了,就很難重開,而小朋友卻可能會成為永遠的失學或文盲。

一起透過筆者的視角,看見Glocal Action 的努力與動人的邊境故事吧!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倡議家採訪報導!不被看見的「透明孩子」

162686992262825_P13097501.jpg

感謝倡議家記者深度採訪報導!記者訪問曾長期駐點於泰緬邊境的賴樹盛秘書長,對於何謂上學有不同角度的詮釋。

「透明孩子」其實是指生活於泰國與緬甸接壤邊境地帶的「無國籍兒童」或「移工子女孩童」。他們隨著原本居住在緬甸的父母,為了生存涉險跨越國界來到泰國,或是後來出生在泰國土地上,從此過著沒有身份、缺乏照顧的顛沛生活。

「日子過得再苦,也不願意犧牲孩子的未來。」當地家長說著。

「這些孩子的臉一個個浮現在我眼前,若學校關閉了,孩子就失學了,一輩子很難再有上學機會,在邊境是常態,但看見了,就無法視而不見。」賴樹盛堅定地說著。

一起透過記者的視角,看見Glocal Action 的努力與動人的邊境故事吧!

 
 

【人本教育札記】無國籍孩童幾乎消失的學年

0001.jpg

如果流落異鄉的人們失去了工作機會,可能連日常三餐都成了問題,孩子們的溫飽又該如何是好呢?如果學校一整年都無法開學,每天都沒辦法到學校裡上課,孩子們的學習該怎麼辦呢?

這正是泰緬邊境這一年來的真實景象。

泰國境內有著超過一百五十萬緬甸移工及其家人,從事著較危險、辛勞又困難的勞動工作,領取微薄日薪勉強維持一家大小溫飽,去年(2020)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,許多家庭更立即陷入了生存困境。

邊境地區的緬甸移工兒童學校(簡稱:移工學校),為上萬名流離孩童提供珍貴的教育機會,當地政府為了防止群聚效應發生,數十間移工學校只能關閉,至今仍無法開學,幾乎成為學生們一個消失的學年。

透明的孩子,艱辛面對生活的挑戰

緬甸歷經了半世紀以上的動盪紛擾,軍政府鎖國封閉及專制統治,造成了基礎建設不足、經濟發展停滯,甚而加劇了境內武裝衝突不歇,然而最大的受苦者,仍是為數眾多的貧困百姓。

位於泰國與緬甸接壤的邊境地帶,存在著數萬名「無國籍兒童」〈Stateless Children〉或「移工子女孩童」(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), 他們隨著原本居住在緬甸的父母,為了生存涉險跨越國界來到泰國,或是後來出生在泰國土地上,從此過著沒有身份、缺乏照顧的顛沛生活。

因此他們又被稱為透明的孩子,並不被世人所看見。

一群從事教育、媒體、社福工作的台灣志工,親身走入泰緬邊境移工學校,看見了這群流離孩童克難求學的身影,二○一五年共同成立了「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」(簡稱:Glocal Action),致力攜手當地夥伴,推動邊境兒童教育服務。

而我自身從第一次踏上邊境擔任國際志工,到成為一位人道援助工作者,轉眼間已過了十八年歲月時光,泰緬邊境彷彿已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家鄉。

【人本教育札記】 vol. 380 2021年2月


閱讀全文】

中央社採訪報導!Glocal Action 資助 48 公里小學

感謝中央社記者呂欣憓遠從曼谷來到邊城美索,又和我們驅車來到 1 小時車程外的 48 公里小學,深入採訪當地緬甸孩童的處境與教育需求!

48 公里小學周遭農田中的緬甸移工子女,能在父母工作時,有個安心學習與平安成長的所在,是最重要的避風港。愷愷校長說,曾經有到曼谷工作的學生特別打電話回來感謝學校:

「如果沒有學校教導的知識,他們泰文也不會、算數也不會,在外工作恐怕會被騙被欺負,生活更加困難。」

一起來透過記者欣憓的鏡頭,看見校長老師的努力
與孩子們的對學習的渴望吧!

立即行動,幫助孩子們上學

Glocal Action 支持當地社區辦學,資助教師薪水、交通接送、學習用品、硬體改善、藝術教育、師資培訓等,讓這些孩子在異鄉也能擁有穩定的教育機會,拓展人生的無限可能。

即日起,加入每月定期捐款 500 元一年以上,將獲得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米莎《戇仔船》簽名專輯及泰緬邊境手織品!數量有限,送完為止喔!

 
 

大愛電視【青春愛讀書】節目《邊境漂流》作者賴樹盛與學生青年探討國際志工參與

謝謝大愛電視台製作人王姐,七月和我們一同走訪泰緬邊境後,邀請 Glocal Action 秘書長、《邊境漂流:我們在泰緬邊境 2000 天》作者 Sam 賴樹盛來到「青春愛讀書」節目!歡迎播放上方影片收看完整節目喔!

面對全球化的世界,對這個世代而言,國際志工已不是甚麼新鮮事,一來可以出國開眼界,又能有利他的光環加身,難怪同學們趨之若鶩;卻也是在這樣的趨勢裡,我們更須省思這世界該怎麼轉變。開心有這機會和超認真的同學們,一起從「國際志工」看待世界和自己~ 

read2

2003 年,剛從英國拿到碩士學位的 Sam,把泰緬邊境設定為自己的田野實習課,他在這個語言不通、夾雜多元族群又充滿貧與病的異域,逐漸實現課堂所學的國際發展,堅持十多年成為資深的人道援助工作者,且出版了《邊境漂流:我們在泰緬邊境 2000 天》一書。

被問起:想助人,為什麼不在台灣幫忙就好?我們的想法是:幫助,是為了讓自己和他人都變得更好。在台灣或去海外服務並不衝突,並非做了這個就不該做那個;當我們願意為世上看似無關的人們盡份心力,相信將能促進自身和社會更趨成熟,這正是我們所嚮往的共好世界。

熱血又熱愛讀書的中正高中、慈大附中、大安高工、臺南慈中及許多大學生,在節目中與 Sam 共同討論擔任國際志工的「眉角」,志工要如何打破原罪,才不會變成當地人口中「來了又走的人」呢?邀請你,一起來思考!

 

預告短片:青春愛讀書《邊境漂流》

播出時間

11/11(六)21:57 大愛一臺首播
11/13(一)12:30 大愛二臺重播
11/14(二)00:00 大愛二臺重播

線上收看:大愛一臺直播大愛二臺直播

感謝蘋果日報專題報導!讓我們看見:難民才是真正的勇者

感謝《蘋果日報》2017 年 10 月 17 日 A4 版全版專題報導!

感謝《蘋果日報》2017 年 10 月 17 日 A4 版全版專題報導!

【點此閱讀完整專題報導】台灣三人 深入泰緬助上萬難民讀書、創業

許多朋友會問:為什麼要去泰緬邊境?緬甸難民議題幾十年了還解決不了,我們還能怎麼辦?

「服務是急不來的,很多解決的關鍵在當地社群,為難民、移工、無國籍兒童提供教育,陪伴與協助當地教育、發展工作者,有朝一日他們回家鄉,才能真正幫助緬甸發展與改變。」

因為這樣的信念,Chimmuwa 手織品創辦人良恕姐、梅道診所 Kevin 榮源、Glocal Action 秘書長 Sam 樹盛都在泰緬邊境「種下自己」,從教育發展、醫療服務、社會企業等不同角度與方式,和當地朋友共同努力;更感謝多年來有愈來愈多朋友加入,一起來關心、理解、並付諸行動。

(攝影/陳偉周)

(攝影/陳偉周)

「難民是個複雜難解的議題,更是一群人真真實實的生活,而這條路是漫長而沒有止盡的。」

「難民才是真正的勇者,讓我們思考,人類文明已經高度發展,難民數量卻不斷攀升,這麼困難他們仍願意鎮守希望,難民是提醒世人和平的可貴。」

台灣人關注難民,要從關注、理解最後要付諸行動力,「不只是看照片,踏出去推動服務工作,跟難民一起生活,不容易卻很有意義。」

【民報】「我們要上學!」難民當老師、連水電都沒有的泰緬邊境移工教室

採訪報導    李秉芳/台北報導 2017-06-10 18:05

長期支持難民、移工教育權的Glocal Action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今(10)日在慕哲咖啡舉辦「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」,現場展出在泰緬邊境一群沒有身份、國籍、穩定收入的泰緬移工孩童,在簡陋環境中的學習情境,協會秘書長賴樹盛表示,非營利組織和這些社區是夥伴關係,培養當地社群的自助能量是理念核心,而非將他們當成可憐的弱勢,以慈善的角度來看待。

「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」的現場重現了泰緬邊境移工學校的情境,學童們鋪張墊子就坐在地上上課,用的是最簡單的教具和教材,而在這裡教書的老師們,有些自己本身就是難民,或是社區裡面少數識字的家長、藝術家等,在移工學校當老師收入也不穩定,但他們仍熱情地投入其中,透過自行製做簡易的學習單、黏土等,讓孩童學習基本的認字、聽說讀寫和創作,也要照顧孩童的一整天在學校的生活起居。

「因為看見了,無法視而不見」,賴樹盛說,在泰緬邊境一個名為Mae Sot的小鄉鎮,大約有四十萬的人口,而這數字還不包括那些非法、沒有登記的孩童,他說,當地人的居住環境很多連水電都沒有,找工作不容易,更不用說是孩童的教育,賴樹盛回憶,以前去做難民服務的時候,大白天的就經常看到小孩在街上遊蕩、拾荒、行乞,他當時吃驚地想「難道這些人都不用去上學嗎?」但他很快就發現,就算有心想上學,「他們又有什麼機會呢?」

Glocal Action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賴樹盛認為當地社區自主力量是關鍵。圖/張家銘

Glocal Action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賴樹盛認為當地社區自主力量是關鍵。圖/張家銘

賴樹盛指出,這些移工大多來自緬甸,因為在緬甸當地極度缺乏基礎建設和政府照顧,因此決定攜家帶眷到泰國來討生活,然而在兩邊政府都不想管的情況下,他們只能在泰緬邊境的模糊灰色地帶上流離失所,掙扎著求生存,在沒有國籍也無法取得合法身份的情況下,連基本的生存權,包括工作、居住,甚至是生活溫飽都有困難。

當地孩童大多穿著拖鞋上學,進入教室時就將鞋子脫在座位旁邊。圖/張家銘

當地孩童大多穿著拖鞋上學,進入教室時就將鞋子脫在座位旁邊。圖/張家銘

不過他走訪許多當地的社區就發現,雖然生活辛苦,但是教育的需求仍在,有許多家長雖然自己不識字,只能做最底層的勞力工作,但仍希望他們的小孩能夠接受教育,扭轉未來的人生,賴樹盛強調,正是因為如此,Glocal Action的做法並非慈善救助,而是透過與當地工作者、草根組織之間的夥伴關係,協力推動各項發展計畫,包括建立學校、培育師資等,持續培養當地社群自助能量。

邊境教室的實景呈現。圖/張家銘

邊境教室的實景呈現。圖/張家銘

以當地一間的「綠水小學」為例,Glocal Action這間小學牆壁不完整,甚至沒有水沒有電,幾乎是一棟廢棄的房屋,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要在這裡上學,在2015年年底,甚至因為資源匱乏,一度荒廢關閉,賴樹盛直言,在這樣的地方,學童的教育就和他們的吃飯一樣「有一頓沒一頓」,後來因為許多組織的共同努力,他們也投入進行家訪、各種資源的募集,開始重建校舍,並鼓勵家長再次送孩童到學校來,才讓綠水小學在今年夏天重新開張。

展覽現場也展出當地孩童的畫作,目前正在推廣藝術教育。圖/張家銘

展覽現場也展出當地孩童的畫作,目前正在推廣藝術教育。圖/張家銘

賴樹盛說,他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深刻感覺到的事情是,這些緬甸移工因為家長本身就是弱勢,他們在泰國的社會中會被歧視,甚至是暴力侵害,像是人頭拐賣等,現場放映的紀錄片也顯示,有的家長每個月即使100塊泰銖(相當於一百元新台幣)的學費都繳不出來,賴樹盛表示,學校的營運主要都還是靠各種組織的協助,幫忙投入整合各項資源,他也說,其實這些能擠上破舊的校車來上學的孩童,都還是幸福而少數的,他看見這些人生命的堅韌,這是他認為最可貴的事情。

慕哲咖啡地下室的「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」重現邊境教室的實景。圖/張家銘

慕哲咖啡地下室的「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」重現邊境教室的實景。圖/張家銘

展覽現場除了展示泰緬邊境的教育,也同時舉行「Chimmuwa手織品義賣」,由邊境山區部落種植棉花,經手捻線紗、草本染色、手工織布而成的美麗布匹,再由工作坊緬甸婦女裁縫成充滿溫暖手感的各式布包藝品,義賣所得扣除成本後,將捐贈 Glocal Action 泰緬邊境教育服務行動。

圖文出處:民報